为进一步深化检校合作,助力和谐校园建设与未成年人保护,近日,赣榆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主任杨红萍应赣榆中等专业学校邀请,参加该校汽车机电系班主任沙龙活动,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学生矛盾处理与家校沟通难题,以法治力量护航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聚焦痛点:情景再现引发深度思考
活动开场,由学生精心编排的情景剧真实再现了因琐事引发冲突场景:从口角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进而演变为家长间、家校间的矛盾。这一场景精准聚焦班主任工作的两大挑战——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纠纷和如何应对家校沟通危机。
杨红萍主任在观摩后表示:“未成年人冲动、过激等行为背后往往是情绪管控能力不足与法治观念淡薄,这需要学校与司法机关协同引导,通过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
检察官说法:法律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在“检察官说法”专题环节,杨红萍主任立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践,系统阐释了校园纠纷处置的法律框架:
权责边界厘清:区分校内事件与校外事件中学校的主体责任、确立“教育引导优先,司法干预托底”的工作原则等。
家校协同机制构建:推行“情理法”相结合的沟通策略、完善证据固定与保全的工作规范等。
在互动交流环节,班主任们纷纷就实际工作中的困惑提问:“学生在校园内打架斗殴,哪些情形可能涉及违法犯罪?如何区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杨红萍主任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专业解答,强调要建立“校警检”快速联动机制,通过“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校园管理”的三维防护体系,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的无缝衔接。
检校共识:合力筑牢青春防线
活动中,班主任们分享了冲突调解、情绪疏导的实用技巧,杨红萍主任则从司法实践角度补充:未成年人问题需“治未病”,建议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班会课,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法律意识。
学工处李爱军主任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检校联动创新了德育工作模式,检察官的专业指导既为班主任依法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通过法治视角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开辟了新路径。
活动在班主任们精彩演绎的《班主任阵线联盟》节目中圆满结束,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刚柔并济的育人智慧。
“每一名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家庭;每一起校园矛盾的化解,都是一次法治教育的契机。”杨红萍主任表示,赣榆区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走深走实,与教育系统携手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用法治之光照亮青春航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