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菜园带”变公共花坛、黑臭河道变清水沟、斑驳墙面被粉刷一新……5月6日上午,记者在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和月苑小区采访时,不少居民围在社区公示栏前,指着一张环境整治“作战地图”讨论着近一个月来小区的蝶变。
建于2006年的和月苑小区是典型的拆迁安置、老旧小区。曾经,小区主干道两侧百米“菜园带”里种满了各类蔬菜,小区西侧浴室门前道路被集装箱和杂物堆积,南侧河道河水发黑发臭。
“推窗见菜畦,出门绕泥坑,夏天不敢开窗户。”居民陈阿姨站在如今花团锦簇的绿化带前感慨道,“你看现在这花开得多艳,谁能想到这儿曾是邻居家的菜地。”
和月苑小区的改变,始于4月初和月社区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工作人员在大量走访后,精心绘制了一份环境整治‘作战地图’。”和月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鑫介绍,地图将小区内各类需要整治的脏乱差现象按照不同颜色、不同符号一一列出,工作人员对照地图逐一攻克,不留一个死角。
和月苑西侧浴室门前道路,常年因集装箱、杂物堆放,私种高秆作物,导致路面坑洼,路旁墙面斑驳,因此这条道路的整治工作便被当作重点,用红色在地图上进行标注。据介绍,在整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道路两旁的集装箱、杂物移除后,增设绿化带,同时还将道路两侧房屋斑驳的水泥墙面改造为平整美观的白墙,原本脏乱差的地带变成了一处立体绿化景观带。
地图上用蓝色波浪线标出的黑臭水体区域,如今已变成了流动的清水沟。“小区南侧的河道,在长期淤堵下逐渐形成黑臭水体,气味难闻、蚊虫滋生。”王鑫表示,工作人员按照地图上的分段标记,通过对河道实施分段清淤,组织专业队伍溯源排查,修复破损管网等方式,彻底改变黑臭水体。
“通过近一个月的整治,地图上红色区域已全部‘清零’,换来的是让小区从‘一处美’向‘全域美’蝶变。”王鑫说,和月社区还将建立“网格长巡查+专班监控”的长效机制,让小区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迈进。
通讯员 程丹玉 记者 杨宝岭